聖誕節是我最喜愛的西洋節日。
不管老少,到了聖誕節都能讓人感染無比的歡愉。
每年我總想著要做個應景的聖誕花圈,但是想過了,節日也就過了。
我不喜歡市售的聖誕花圈,上面掛滿七彩的色帶和華麗的金球,
霎是繽紛熱鬧,但就是少了一點溫暖的感覺。
今年,我決定來實現很久以前就想試試看的"自然物聖誕花圈",要以天然的植物、果實為主。
在那個"想"的念頭出現時,當下就展現過人的行動力,買齊所有需要的花材。
我邊逛花店,邊請教老闆適合製作花圈的材料,最後我主要使用的有:
山歸來(紅色的果子)、烏桕果(白果)、藤、棉花(進口的,貴~~)、松果
我所選擇的這些材料都耐久放,而且隨著時間在顏色上會有些許的變化。
前幾天逛鄰家花園時,發現了"月桃"果,那可愛的橙色,讓我忍不住買上一把。
製作花圈,先從打底圈開始。
第一個花圈,因為沒掌握好藤的手感,我折成了"栗子頭"的形狀。
我在廚房的大餐桌上工作,小希寶都在一旁,有時幫忙,有時搞笑。
第二個圓,就知道要先"按摩"藤枝,讓它的肌理軟化,可以折出比較圓的圓形。
花店老闆教的小技巧:一次用只一條藤繞一個圓,再繞上第二條、第三條,可以讓圓更靈活。
這次就成功多了!
覺得需要調整的地方,因為繞得很緊實,只要用手拉一拉,整形一下就可以成為非常漂亮的圓形。
擺放花材前,為了方便等一下的工作,我還花了點時間將材料做初步的處理,
把所有的材料都先綁上鐵絲、纏上膠帶,這樣就可以很輕鬆的繞在藤圈的基座上。
修剪後剩餘的小樹枝本來想丟掉,後來看小希寶在一旁亂綁成一束,感覺挺好的,
心想裝飾在花圈上應該效果不錯,所以就留了下來。
這些準備工作,花去我最多的時間,
接下來就像第一張栗子頭照片一樣,先將山歸來繞上去,調整到想要的位置,
其餘的材料就隨心所欲的擺放,一一纏繞上去。
因為自然的花材本身就充滿溫暖的能量,我邊做,心情也忍不住愉悅起來。
連何時被小希寶偷拍了這張失焦的照片都沒感覺,我也是事後檢查時才發現,
一個早上完成了三個花圈:
作品一>栗子頭聖誕花圈
作品二>簡約版聖誕花圈
這個花圈上我多使用了"大銀果"(圖中灰紫色的可愛小球花)
作品三>華麗版聖誕花圈
拿了一些未使用的山歸來和烏桕果,隨意的插在牛奶瓶裡,放在聖誕節的季節桌上,也是很有味道。
其餘雜七雜八的,就放進花瓶裡或是擺在櫥櫃上吧!
這些小果子,讓家裡頓時熱鬧了起來。
從以前,我就喜歡上家政課(比上其他所謂正課還喜歡),
不管是做什麼大大小小的作品,我都是不假他人之手,用心的完成它。
我們說"雙手萬能",從手的勞動過程中我找到因為專注一致油然而生的存在感,
更喜歡作品完成時,那種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成就感。
手指頭因為拉扯鐵絲透出一點刺痛的感覺,但無損於內心的喜悅。
手作的溫暖總能輕易地進入人的心裡。
我做著,小希寶也看著,雙手與世界的聯結,媽咪想做給小希寶看,
等到她再年紀更長一些,我一定會帶著她一起領略這樣的手作之美。
媽咪手作的自然物聖誕花圈,是今年耶誕節家中的主角哦!
如果明年大家有興趣,歡迎一起帶寶貝來玩吧!